新闻动态
山东烟草产业技术体系:为烟农撑起防灾减灾的“保护伞” |
发布时间:2024年6月13日 |
烟叶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,一旦发生风、雹、旱、涝、病等自然灾害,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。灾害性极端天气是烟叶生产的最大敌人,如果不能有效防范到位,烟农一年的辛苦和投入很可能会付诸东流。 6 月 12 日下午,受高空强冷涡天气影响,自 16 时 40 分左右临沂市蒙阴县、平邑县出现强对流天气,出现雷雨大风和冰雹灾害。部分烟区受灾,为减少烟农损失,灾后需对烟田做好补救管理,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,山东省烟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杨龙赴现场指导烟农生产,为烟农撑起了抵御自然灾害的“保护伞”。 烟草产业技术体系特制定如下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: 一、轻度灾害烟田管理措施 1. 促进烟株伤口愈合。受灾后烟田2-3天内,严禁任何进田农事操作,避免因农事操作造成病害在烟株之间交叉感染,降低灾后烟田的发病率,促进烟株伤口自然愈合,为下一步开展灾后烟田自救奠定基础。 2.清理残损烟叶。在烟株受灾3-5天伤口愈合后,及时把断头、断株以及无烘烤价值的受损烟叶清理出烟田,并集中掩埋或者销毁处理,降低烟株之间病害交叉感染,也防止残叶、残株在田间腐烂引发病害。在清理折断烟叶时注意不要伤及烟株茎皮。 3. 做好田间统防统治。灾后烟田防病是重中之重。可在清洁烟田卫生前及时进行无人机飞防。 4. 适量进行根部追肥。可使用硝酸钾按照每亩10kg左右的用量进行补施,施肥时间原则上掌握在受灾后10天以内完成,施肥的位置在相邻烟株中间处,肥料施入后覆土掩盖。 二、中、重度灾害烟田管理措施 对于中、重度烟田管理措施除进行促进烟株伤口愈合、清理残损烟叶、做好田间统防统治及适量进行根部追肥外,还需要以下措施:
(1)对主茎茎杆不高、未折断的可正常生长,于打顶后留上杈;茎杆不高折断的,留下杈。 (2)对已进入打顶期(已开花),主茎未断且烟株基本无有效烟叶的烟田,在烟株长出烟杈后,结合烟杈长势情况留一个杈,及早选杈,不要满株都是烟杈,留杈的总原则为“留壮不留弱、留下不留上、留北不留南、留单不留双”,根据烟杈的长势情况酌情进行割茎处理。 (3)对茎杆折断、受损严重的烟田,底脚叶未清理或采收的,底部保留3-4片烟叶,以维持烟株的光合作用的前提下,在距离地面15-20cm左右处使用镰刀削去主茎。削茎后10天左右,待腋芽长至2-3cm时,选留下一个健壮的腋芽进行培育,其余腋芽全部抹去;底脚叶已清理或采收的,先留杈后割茎(留杈原则同上),确保光合作用。
面向南。实行“一人一桶五镰刀”,在进行削茎处理时,使用一个水桶,内放置消毒液,配备五把镰刀浸泡于消毒液内,轮流使用,每割茎一株换一把镰刀,注重过程中消毒液(病毒抑制剂)对器具和手分别进行消毒,避免病毒交叉传播。 3.药剂防治。在削茎处理后,当烟杈长至10cm以上时,建议使用一次波尔多液。 4.中耕培土。对于削茎留杈的烟田,应加强大田管理,在所留底杈长至20-30cm时进行中耕培土,以增加烟株的侧根数量,加速烟株生长。培土时注意规范操作,防止病害传播,最好使用一遍病毒抑制剂。 5.及时将受灾情况报给保险公司,以便保险公司及时进行现场勘查、定损。 |